

近日,为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创新思政课育人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思政教研室成功举办“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微电影展演活动决赛。
“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微电影比赛用拍摄微视频的方式,反映思政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以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精彩故事。比赛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学院各专业学生的积极响应。5月16日经过初赛筛选,13部微电影作品入围决赛,134位同学参与创作。为提升学生微电影制作、拍摄水平,在决赛中再创佳绩,5月18日思政教研室特别邀请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赵天老师为入围决赛的选手开设讲座,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收获满满、受益良多。
此次微电影比赛,同学们以创新的青年视角、特有的青年思维和独特的剪辑方式,紧扣党史学习、青春梦想、志愿服务等主题,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的独特思考见解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建军大业>翻拍——传承红色基因,赓继精神血脉》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建的历程,表现了共产党人为国家民族的存亡抛洒热血的炽热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缅怀英烈,致敬红岩》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江姐等众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形象。《青春向党,你我同行》以穿越时空独特方式拍摄,一纸信书创造了民国八年与2022年的超时空连接,勾勒出两个时代的青年群像。《“肢”梦人生》以假肢专业学生校园学习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在逐渐认识到残疾患者的现实需求和家乡康复人才缺乏的困境后,重拾人生理想与责任初心的故事。《躺不平》以主人公大学生唐平是否可以“躺平”为主线进行叙事,表达了“青春的底色永远离不开奋斗两字”的思政主题。除此之外,还有《寒冬腊梅,逆风生长》《大学生追悔莫及的那一瞬间》《错位时空》等优秀作品。
在微电影拍摄过程中,同学们付出很多心血与汗水,如《<建军大业>翻拍——传承红色基因,赓继精神血脉》团队负责人牛吉哲表示:“团队成员为了让思政课的理论融入得更贴切,几十次修改剧本,自费购买服装,更换拍摄场景。”《缅怀英烈,致敬红岩》负责人杨洋说:“为了拍好江姐的故事,影片特别采用黑白老片形式,复古八人间铁铺床,增强拍摄场景历史感。”通过拍摄微电影实践活动,各作品创作团队也纷纷表示受益良多。《<觉醒年代>片段》团队负责人岳镁蓥说:“拍摄思政课微电影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和参与当下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且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与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思政课并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
“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微电影展演活动用“小镜头”对焦“大思政”,是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举措,也是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度和获得感的重要载体。增强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夯实了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理论基础。未来思政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大思政课”改革总体要求,深耕不辍结硕果,笃行致远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