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本页二维码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2020年学院重要新闻回顾

发布日期:2021-01-11   点击量:   来源: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年,在学院党委领导班子带领下,学院上下砥砺奋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取得双胜利。

李纪恒部长与学院师生共庆第36个教师节。9月10日,学院召开“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第36个教师节庆祝大会。李纪恒部长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提出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要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二要牢牢把握新时代目标定位,三要突出抓好思政课建设,四要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五要打造高素质教职工队伍,六要激励学生成长成才。会上,邹文开书记致辞,王胜三院长宣读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对学院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学院全体教职工将牢记部长嘱托,继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

汇聚力量共抗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院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部署校内疫情防控工作;周密组织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确保“停课不停学”;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模拟演练,确保开学复课师生安全;建立工作台账和监测报告机制,及时排查隐患,加强人员流动管理;288天不间断地上报各类数据,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党政群团齐心协力构筑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实现校内“零感染”。学院利用自身科研、培训、社会服务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助力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科学研究方面,撰写抗疫论文,发布专项课题,配合民政部出台多部疫情期间工作指引和教学片,承接疫情研究课题。培训方面,开发制作主题网络公益培训课程,免费向民政系统职工和社会开放学习。社会服务方面,撰写《关于社会工作积极参与疫区重建工作的意见》,为民政部决策提供参考;1072名学生志愿者用“网”发声,致敬抗疫一线工作人员,101名学生捐款16613.60元,13名学生参加“无偿献血报名征集”活动,92名学生主动投身家乡疫情防控工作。全体师生众志成城,取得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成果。

顺利完成新校区搬迁。经过大兴校区主体工程建设的完成,9月上旬,学院坚持防疫、搬迁两手抓,顺利完成从燕郊校区到大兴新校区的搬迁任务。各部门和二级学院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搬迁任务,学院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使搬迁工作平安、有序、高效完成,保证了秋季新学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双校区协同办学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胜利召开学院党员大会。1219日,学院召开党员大会,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为全面建成民政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高等学校而努力奋斗。大会选举产生中共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第十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表决通过《中国共产党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关于第九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的决议》。第十届党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和第十届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党委书记、副书记、常务副书记和纪委书记。学院全体师生将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为学院事业发展凝心聚力。

顺利举办多场重大活动。本年度,学院举办多场重大活动,包括第六届全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高端对话活动暨第四届京津冀养老高峰论坛,第十届生命文化节暨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八次年会,第十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扩大了学院和民政领域专业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打造产教对话的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发展,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教育教学硕果累累。本年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分获“2019年度北京高校继续教育高水平教学团队”和“特色专业”荣誉称号。2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建设项目名单,其中,康复辅助技术专业群入选第二批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名单,海涛生命服务学院入选第二批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实训基地(工程师学院)建设名单。这将推动学院走好特色高水平建设之路,助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科研工作稳步提升。本年度,学院多项课题获得立项。何振锋副教授牵头申报的《新时代殡葬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以东、中、西、东北部150家殡葬服务机构为例》课题,获2020年民政部部级课题(专项业务类)立项;韩振秋副教授申报的课题《北京市农村互助型养老长效机制研究》获2020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立项。学院横向课题立项16项,合同金额共计164.546万元。教师出版著作7本;发表论文121篇,其中包括核心期刊5篇。科研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充分体现出学院的科研实力和教师的研究水平。

培训鉴定稳中有进。本年度,学院依托民政部培训中心举办各类培训活动,远程教育举办24场培训项目,开展33场直播,新增有效培训学员21122人;开发和引进课程784门,累计1153课时。举办各类培训班,包括:9期脱贫攻坚培训班,培训人数498人;12期委托培训班,培训人数3878人。职业技能鉴定方面,学院婚礼策划、社区治理、遗体防腐整容、殡仪服务、老年康体指导6个等级证书入选教职所“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第四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单;殡仪服务员、遗体防腐整容师、遗体火化师、公墓管理员4个殡葬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全部通过终审;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成功获批首批部门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机构。培训鉴定工作充分发挥出学院优势,加强了民政人才队伍建设,展现出学院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

交流合作深入拓展。本年度,学院与北京天恒康健养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普天大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秦石教育科技(北京)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易享生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九如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郴州技师学院、吉林省民政厅等多家企业、兄弟院校、地方民政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国际合作方面,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合作开展的中日养老服务政策及产业合作项目顺利结项,与日本群马医疗福祉大学合作办学项目持续开展。积极巩固和深入拓展校外交流与国际合作,使学院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提升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迈上新台阶。

评比竞赛屡获佳绩。学院获评2018-2020年度首都文明单位、2020年首都学生资助推荐学习单位。1个教师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国家级一等奖,实现学院在国家级教学比赛中获奖的历史性突破;6个教学团队获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奖项;5项课题获民政部2020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奖项;2篇论文分获第二届中国-东盟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二等奖和北京第二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暨首都高校第二十届体育科学学术论文报告会三等奖;1名教师获首都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11个项目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奖项等。学院女子篮球队在第23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高职组)中蝉联冠军。学院素质拓展代表队在首都高校第十届拓展运动会中获团体总分冠军。学院健美操代表队在北京市第十二届健身大会健美操比赛中获大学组别第一名1名同学获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1名同学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高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三等奖;2名同学获第十一届“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北京赛区奖项;3名同学获“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高职组)北京赛区奖项;5名同学获第二届中华经典诵读写大赛北京赛奖项;19名同学获全国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华北区赛奖项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学院全体师生将在党委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戮力同心、继往开来、坚定前行,谱写学院事业发展新的辉煌篇章。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科苑东路1号院

邮编:102600

版权所有:民政职业大学   京ICP备1501939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4894号